1、密度与相对密度
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g/cm3或g/mL表示。相对密度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规定的条件下之比。对石油液体其标准物质是水。
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分牌号的。粘度一般有5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帕/秒(Pa/s)为单位。习惯用厘泊(Cp)为单位,1cp=10-3Pa/s。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m2/s为单位。习惯用厘斯(cst),1cst=1mm2/s。
恩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恩格勒粘度计的小孔流出200mL试样所需要的时间(s)与该粘度计测定200mL水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以oE,T表示(T为规定条件下的温度)。
雷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雷德乌德粘度计流出50mL试样所需要量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赛波特粘度计流出所需要的时间,以s为单位。赛氏粘度分为赛氏通用粘度(以SUV表示)和赛氏重油粘度(以SFV表示)。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反之亦然。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点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闪点的测定方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
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表示。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油品的凝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因此凝点在石油产品加工工艺中可以指导脱蜡工艺操作。
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的试油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倾点和凝点一样都是用来表示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
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在石油产品分析标准中有好几种水分测定方法,一般都是以%表示,小于0.03%即为痕迹。特殊要求的油品,其水分以10-6(ppm)表示。
在特定条件下油样蒸发后剩下的残余物。指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裂解和燃烧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质量分数以%表示。
在规定条件下,油样被灼烧后,所剩残留物经煅烧所得的无机物,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燃烧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质量分数以%表示。
抗乳化性是润滑油抵抗与水混合形成乳化液的性能,是工业润滑油的一项很重要的理化性能。
又称化学安定性,主要指润滑脂在长期储存或长期高温下使用时,抵抗热和空气中氧的氧化作用的能力,这是衡量润滑脂耐老化能力的主要指标,可用“氧弹法”加以测定。
是指用于中和1克油样中全部酸性组分所需要的碱(KOH)的毫克数,用mgKOH/g表示。该性能指标通常用于表示被污染和被氧化的程度。
中和值是油品酸碱性的量度,实际上包括了总酸值和总碱值。但是,除了另有注明,一般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
在规定条件下,当油样冷却至产生明显雾状的温度。(产生雾状是由于有晶体形成或其他固定物质生成。
亦称无烟火焰高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标准灯中燃烧时,在不冒烟的情况下所测得的火焰最大高度,以mm表示。用以判定对灯罩的污染程度。
在规定条件下,100g油品所能吸收碘的质量数称为碘值,以g表示。碘值用来测定溶剂汽油中不饱和烃的含量。油品中不饱和烃含量越多,碘值就越大,安定性就越差。
抗磨性是指润滑脂通过保持在运动部件表面的油膜,防止接触摩擦面产生磨损的能力。测定抗磨性的方法一般用四球机测定临界负荷PB值;烧结负荷PD值;综合磨损指标。梯姆肯试验机测OK值等。
防腐性是润滑脂阻止与其相接触金属被腐蚀的能力,用来衡量脂在湿热的条件下对金属的防锈保护能力,要求在室温和湿度较大条件下不腐蚀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