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液的一些特性对使用效非常重要。为此,建议定期维护和管理以下指标:浓度、pH值、电导率和生物控制。具体控制数据范围与拉丝油品有关,建议参考厂家指导保养。
(1)浓度:使用的浓度根据作业类型和油品特性确定,需要定期检查(每天检查为佳)。维持该浓度值的浓度有两种检验方法:折光仪法(简单和近似)和乳化液分离法。
(2)pH值:pH控制范围在8-9.由于乳化液与空气直接接触,空气中含有氧气和CO2.乳化液会因氧化过程而酸化,pH值自然降低。当细菌产生时,pH值也会下降。pH值太低,乳化液会变得不稳定,破乳,甚至导致拉丝模磨损断裂。通常情况下,由CO2引起的pH值下降可以通过不断加入新的乳化液来补偿。当pH值降低的原因不确定时,可以用pH调节剂进行调节。
(3)电导率:乳化液不能一直保持稳定。随着槽内乳化液的碳酸化,水分的蒸发,铜丝上残留的盐和硬水的加入,乳化液中的含盐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仅由于蒸发损失而增加的含盐量也会增加电导率。乳状液的不稳定性与含盐量有关。因此,通过测量电导率,我们可以确定其使用现状,并决定是否应该更换乳化液。
(4)生物控制:控制乳化液的生物平衡,这样可以延长乳剂的使用寿命。除了细菌总数,还要搞清楚乳化液中是否含有厌氧脱硫苗,厌氧脱硫苗会附着在铜线上。同时,控制真菌、霉菌和酵母菌也很重要。这些幼苗可能被空气、水、环境残留物和意外污染源带入系统。真菌、酵母菌、霉菌会堵塞管道,造成断丝、拉丝模和导轮磨损、机器沾色。生物菌种类或含量测定可以用一般的细菌试片快速测定:细菌总数、脱硫菌、真菌、酵母菌、霉菌。
根据检测结果,如果细菌污染严重,应立即采取措施使用特定的杀菌剂。